台科大專利檢索與分析課程 培養學生掌握技術趨勢的關鍵能力
想知道最新的產業動態、全球企業的技術布局、國際經濟的變化局勢?各國免費的專利檢索平台都可以找得到答案。在知識經濟時代,專利檢索與分析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技能。為了讓學生具備解讀與應用專利文獻的能力,台灣科技大學開設了「專利檢索與分析實務」課程,透過問題解決方案教學方式,幫助學生熟練專利資料庫的操作技巧,從中挖掘技術趨勢與產業情報,獲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績優肯定。
台科大專利所耿筠教授表示,專利文獻是一種龐大且客觀的資料來源,一年約新增三百五十萬到四百萬份的專利文獻,內容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全球技術趨勢,這是一個最直接且客觀的方式,專利文獻不僅記載了技術創新的詳細資訊,還是企業技術布局的重要指標。
耿筠教授指出,專利文獻表面看似簡單,但內含大量專業術語與法律結構,初學者往往容易誤讀。為了解決這一挑戰,先設計了為期三週、約九小時的基礎訓練,幫助學生熟悉專利文獻的法律與技術內容格式,先理解基本結構後,檢索與分析就不再是毫無頭緒的過程。
此外,這門開設於大學部的課程從基礎到實作的設計,全面提升了學生專利分析的能力,利用多樣化的案例練習,例如以自行車坐墊為例,向學生解釋專利申請的創新特性。耿筠教授解釋:「這樣的案例簡單易懂,有助於學生快速掌握專利的核心概念,避免僅停留在抽象理論層面。」
專利檢索與分析課程還介紹了多種專利資料庫的使用方法,包括美國專利資料庫、歐洲專利資料庫以及台灣的全球專利資訊檢索系統。耿筠教授表示,這些免費的資料庫是學生觀察技術趨勢的重要工具,鼓勵同學們可以多利用這些工具來了解世界專利技術的發展趨勢。
專利檢索與分析的實用性不僅局限於學術研究,亦在產業分析與市場策略中扮演關鍵角色。專利文獻能協助分析企業的技術布局與市場策略,特別是在國際局勢變化的背景下更顯重要。耿筠舉例說:「透過檢索分析,我們可以判斷企業在不同國家的專利布局是否改變,進而了解其市場策略。」
透過實際操作以及教授問題解決方式的引導,參與課程的學生從無從下手到熟練應用。學生們的反饋有:「剛開始接觸專利文獻時覺得很複雜,但透過課堂實作練習,現在已能快速找到關鍵資訊,甚至能分析技術趨勢。」「以前只知道專利重要,但不知道怎麼用。現在我學會了檢索與分析,未來在研究或工作中都能派上用場。」
台灣科技大學的專利檢索與分析課程,不僅教導學生解讀專利文獻,更幫助他們從中洞察技術與市場趨勢。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們,透過理論與實作並重的教學方式,學生在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,也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增加更多競爭力。
相關新聞報導:
聯合新聞網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928/8489038
中時新聞網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50114002614-260405?chdtv
自由時報: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4922789
中央社: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2501140033.aspx
人間福報:https://www.merit-times.com/newslistdetail_tw_1.php?id=82480